一、局部疼痛与敏感
特定动作触发疼痛
手指、手腕或前臂在重复弯曲、抓握或用力时(如拧毛巾、打字、握手机)出现钝痛或刺痛,休息
后可缓解。疼痛常集中在掌指关节、腕部桡侧(拇指侧)或尺侧(小指侧)。
按压痛
肌腱走行区域(如手腕外侧的桡骨茎突、手指根部)按压时有明显压痛,可能伴随局部硬结。
二、关节活动受限
晨起僵硬感
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后,手指或手腕活动不灵活,需“预热”数分钟才能恢复。
弹响或卡顿
手指屈伸时出现“咔嗒”声(弹响指/扳机指),或感到关节被卡住需用力才能完成动作,提示腱鞘
内肌腱滑动受阻。
三、局部异常体征
轻微肿胀或发热
患处可能轻微红肿,触摸时温度略高于周围皮肤,提示炎症反应。
力量下降
握力减弱(如拧瓶盖困难)、持物不稳,或拇指外展、上抬时乏力(常见于“妈妈手”)。
四、易发场景与高危人群
重复劳损行为:频繁使用鼠标/键盘、玩手机(拇指滑动)、乐器演奏、手工编织等。
职业风险:程序员、厨师、健身爱好者、哺乳期女性(因抱婴姿势)、中老年人群(腱鞘退化)。
其他诱因:寒冷刺激、外伤史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疾病。
五、早期干预建议
减少劳损动作:调整工作姿势,使用腕托或护具分散压力。
局部冰敷/热敷:急性疼痛期冰敷(每次10分钟),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
温和拉伸:
手腕伸展:手臂伸直,掌心向下,另一手轻压手背维持10秒。
手指拉伸:五指张开后握拳,重复10次/组。
及时就医信号: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、夜间痛醒或影响日常生活,需排查腱鞘炎或其他关节病变。
通过识别早期信号并调整生活习惯,可有效避免病情进展至慢性炎症或需手术干预的阶段。
皖ICP备17025214号-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:(合)中医广【2024】第09-03-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