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针灸减肥的作用原理是什么?
答:针灸减肥的作用原理包括局部和整体减肥作用,通过针刺和艾灸促使局部(浅部)肌肉收缩运动,促进代谢,消耗局部脂肪,恢复腹壁肌肉整体力度,这就是局部“塑身美体”的原理。腹部穴位对小肠运动有良性调节作用,促使肠蠕动和吸收趋于正常;增加胃平滑肌的张力可减少胃容量(饭量),减轻饥饿感。并使胃肠自主神经系统(有人称之为“人类的第二大脑”)的兴奋与抑制趋于正常,这可改变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。其次,通过对迷走神经的刺激,可调节大脑内的摄食中枢,对其分泌摄食的饥一饱激素呈双向良性调节,使饥一饱中枢功能趋于正常,恢复了肥胖者体内原有的“调节脂肪存储的机制”,从而达到整体的塑身美体目的。也就是说,针灸某些耳穴及体穴可以影响迷走神经的传导,阻断下丘脑信号,从而抑制了食欲,减少了食量;针灸亦可使神经传导介质(如五—羟色胺)发生变化,从而解除脑内反应而产生抑制食欲的效果;针灸还可影响糖代谢、内分泌及消化液分泌过程,从而起到减低食欲作用。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现在的大多数减肥实际上只是针刺(扎针)减肥,没有加艾叶或艾炷灸。
2.针灸减肥是不是有些固定的穴位?能简单列举一下吗?
答:有。常见的固定腹部减肥穴位即五柱穴(中脘、下脘、左右梁门、巨阙)。
中脘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
下脘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2寸。
梁门:脐上4寸,中脘穴旁开2寸。
巨阙:中脘穴上2寸处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上6寸。
中脘与其上、下、左、右各2寸的四个穴,合称五柱穴。
另外,针灸还可以通过以下穴位进行减肥治疗:手三里穴、三阴交穴、丰隆穴、太冲穴、太溪穴,及肥胖局部的穴位。也有人认为常用的针灸穴位在梁丘穴、公孙穴、内关穴以及曲池、天枢、阴陵泉、丰隆、太冲等穴。
3.针灸减肥的疗程一般是多少?
答:针灸减肥也不是一劳永逸,任何减肥方法都须逐步调整,每个人对针灸的反应不尽相同,这需要持续治疗。一般需要坚持3个月以上的密集和强度治疗,特别肥胖的则需半年至1年,即针灸减肥是一个慢慢调整机体的过程,当疗程停止后,体重基本上能保持1—3年的正常水平。
可见,针灸减肥有效者以单纯性肥胖为主,其中以获得性肥胖(摄入大于消耗)者效果佳。针灸减肥对20~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。
4.针灸减肥有无副作用?
答:针灸治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绿色治疗,它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,对人体以及周围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,符合国际公认的减肥方案应具备“不腹泻,不厌食,不乏力”的特点。因此在众多减肥疗法中,针灸减肥受到了“青睐”。
5.哪些人不适合做针灸来减肥?哪些人特别适合做针灸减肥?
答:我们知道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。肥胖不仅影响美观,更是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。可见,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,使体重超过标准20%以上,即需要减肥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肥胖者都能在针灸减肥中取得理想效果的,针灸减肥对20—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。因为在这个年龄段,人体发育比较成熟,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,通过针灸治疗,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,促进脂肪分解,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。其次,在作针灸减肥期间,要注意限制饮食的总热量,摄取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食品。同时坚持体育锻炼,增加热量消耗,以减少脂肪积聚。运动量以心率达110—130次/分为佳。合并心血管等疾病者适当减少运动量。
那么,为什么有的人针灸减肥有效,有的却无效呢?我们知道,正常成年人超过标准体重越多,说明脂肪细胞中的水分含量也就越多,针灸减肥的效果也就越明显。有的人本身超重不严重,因此减肥的效果也就不那么显而易见。其次,减肥效果还与是否全身减肥有关,一些局部减肥(如腹部减肥),效果明显但减重并不明显。还有,减肥效果还与脂肪的特点有关,软脂肪减得快而明显,硬脂肪则见效不快。另外,针灸减肥疗效不仅靠医生良好的技术,肥胖者的主观意愿,意志、饮食、运动等也很重要。否则,医生的技术再好,减肥者不予很好地配合,仍然坚持不良的生活方式,大吃大喝,懒惰不动,其减肥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。
6.针灸减肥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?医院的针灸科?美容院?
答:正规医院一般可做到无菌操作,为此,肥胖病者首先应到正规医院针灸推拿科或针灸康复科、医疗美容科,请有资质的医生明确诊断,制定减肥方案,并对针灸(推拿)规范操作、针具(手法)有所要求,避免损伤和|或感染(交叉感染)的发生。
应该引起注意的是,很多美容院、减肥中心一扎就扎三四十针(为了多收费)。减肥者也有的认为针扎越多效果越明显,其实这是个认识误区。针灸是需要专业知识的,它有章有法,注重选穴,因人而异,辨证施治。若盲目跟风进行针灸减肥,有百害无一利。
7.针灸减肥会不会反弹?有读者反映说,开始时是有效果的(不怎么想吃饭),停止治疗后,饮食不能有效控制就反弹了。
答:会不会反弹很难一下说清楚,但要弄清楚自己变胖或反弹的真正原因。另外,减肥是长久的事情,不能一劳永逸。减肥后注意不要大吃大喝,多运动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垃圾食品,少坐。
8.针灸减肥需要选择好的时机吗?
答:针灸减肥的效果与季节、气候都有关系。通常春夏见效较快,秋冬见效较慢。这是因为,春夏两季,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旺盛,排泄自然就通畅,有利于减肥。
9、针灸减肥疼痛吗?
答:说实在的,针扎皮肉哪有不疼的呢?就像打预防针一样,每个人的感觉和承受力不一样,不能一律说疼,也不能一律说不疼,针灸痛感还与扎针的部位有关,如肢体的内侧、头面部、较少受到碰击或暴露的部位,由于这些部位的痛觉神经末梢分布较密集,在扎针时对疼痛较为敏感,而医生的针灸手法熟练与否,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疼痛程度。
减肥者初次针灸(难免紧张、恐惧),而针灸的医生若年轻(难免技术欠佳),再加上某些穴位的痛觉神经末梢分布较密集,扎针时对疼痛尤为敏感,所以,有的减肥者可能对针灸减肥的印象就是“疼痛”。
然而,针灸的感觉并不是以疼痛为主的,针灸的感觉称针感,是指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并运用一些手法(如捻转、提插)后,患者在局部感受到酸、麻、胀或少许疼痛的一种混合感觉,有些人形容为百“感”交集。有时这种交集的针感还可循经脉的路线传导、扩散,传至发病的部位,这在临床上称“得气”。所谓“气至效至,气不至效不至”,在针灸过程出现这种酸、麻、胀的针感,既是好现象,也是衡量疗效的标准之一。有经验的针灸医生都知道,如果针灸时毫无感觉,没有出现酸、麻、胀,只有疼痛的感觉,那么,毫无感觉者(或单纯疼痛者)的治疗效果一定比有感觉者逊色,原因可能有两方面:一是没有“得气”,此时医生需要在针灸部位和手法上加以调整;二是个体不敏感,这与个人体质有关。
由此可见,虽然人体外表皮肤很薄,痛感神经敏感,但针刺的针以毫米为单位,有经验的针灸医生均以极快的速度进针,刺到人体的脂肪层,最后到达相应的穴位,因此,不会有明显痛感。对穴位产生刺激后,出现酸、麻、胀、重的感觉,这就是针感。有少数患者因害怕而导致全身皮肤紧绷,稍感疼痛,但疼痛很快就会消失,治疗几次之后就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了。
10、减肥等于减体重吗?
答:有的人为什么针灸减肥反而将体重“减”重了呢?这并不奇怪。因为减肥不等于减体重。也就是说,减肥与减重的概念不相同。有些人针灸减肥后体重并无明显改变甚至有所增加,但脂肪指数降低,腰、臀、大腿、手、上臂等处脂肪减少,这可能是由于配合针灸,人体的代谢紊乱纠正后体脂减少而肌肉增加所致,所以体重改变不明显甚至增加,但从机体本身来说则更趋健康了。另外,有的人体重虽然有所增加(但要注意,即称体重的秤是否准确,同上次穿的衣服、鞋以及系的裤带等是否一样),可“大腹便便”现象明显地好转,这也是减肥的“功绩”。
总之,针灸减肥的力度是有限的,对正常体重者和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者,减肥的疗效差或根本无效,应该有所认识。
11、针灸减肥需注意哪些问题?
答:有人可能要问,减肥到底要扎多少针?笔者认为,每个人胖瘦不一,针数也不同,对于特别肥胖的人还要在腰背部下针。如果想配合治疗其他疾病,如月经不调、内分泌紊乱等,也需要另外增加针数。若是第一次针灸,一般留针时间需要40分钟,比通常长10分钟。一般需针灸10次,前三天每天进行,随后几天隔天扎针,若能从第二天起在银针上开始通电,效果将更好。其次,在针灸减肥治疗过程中,如出现消化道异常情况,包括咽喉部紧缩感,食道下部及胃区收缩,只吃少量食物即有饱胀感,或不思饮食、食欲减少、大小便次数稍增多、口渴等反应,均属于正常现象。因为通过针灸治疗,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得到调整,促使新陈代谢加快,能量不断消耗,从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。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,这些症状就会消失。在针灸过程中,患者如果出现眩晕、疼痛、恶心、头昏、头痛、倦怠等症状,属于情绪紧张、过度饥饿、劳累等引起的晕针现象,应立即告诉医生,中断治疗,防止发生危险。
12、使用针灸减肥需要节食吗?
答:通常,施行针灸减肥者前三天须严格控制饮食,即早餐以牛奶为主,中餐则以2个鸡蛋为主,晚餐可食用1—2条黄瓜,再以后注意少吃面食和土豆,以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。同时,多吃蔬菜和豆制品。进食时宜细嚼慢咽,不能吃得太饱,更不能暴饮暴食,以七分饱为宜。根据各人情况,最好再增加一些运动量,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消耗量大于摄入量,从而加速消耗体内过剩的脂肪。
一句话,在作针灸减肥期间,要注意限制饮食的总热量,摄取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食品。同时坚持体育锻炼,增加热量消耗,以减少脂肪积聚。运动量以心率达110—130次/分为佳。合并心血管等疾病者适当减少运动量。
13、如何避免针灸减肥时“晕针”?
答:“晕针”,按严格的定义,晕针是指在针灸过程中,病人觉得有胸闷、恶心、头晕、出汗,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、四肢冰冷或抽搐、晕厥的现象。“晕针”多出现在第一次接受针灸的中青年男女,他们或因精神紧张,或因饥饿,或因疲劳,或因针灸手法刺激过大而导致晕针。因此,对初次接受针灸减肥和有以上情况的人,针灸医生在针灸前一般会向病人解释清楚,使其消除紧张情绪。针灸前先吃点东西,选取卧位及适量的刺激进行针灸,可避免晕针的发生。另外,身体的某些穴位如风池、肩井、合谷、足三里、委中、承山、三阴交、涌泉等对针灸反应较敏感,容易引起晕针。发生晕针时,医生会迅速把针取出,让晕针者平卧,并按压相应的穴位,很快就能缓解症状。严重者要给予必要的药物抢救。
当然,减肥者若属于特异质,应及早告诉医生,以防晕针。
总之,肥胖病者首先应到正规医院,请有资质的医生明确诊断,制定减肥方案,并对针灸规范操作、针具有所要求,避免损伤和感染的发生。另外,针灸减肥的力度是有限的,对正常体重者和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者,减肥的疗效差或根本无效,应该有所认识。
(原载广西《家庭医药》杂志2010年6期)
皖ICP备17025214号-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:(合)中医广【2024】第09-03-42号